2012年7月1日 星期日

Handle with Care 小心輕放



凡是皆會破裂。
破曉,破浪,破音。
承諾會被打破。
心會破碎。

若生出了不健康的孩子,妳還會愛他嗎?好害怕是令人心碎的答案。現代醫學科技這麼發達,產前檢查,不就是為了將有瑕疵的孩子出生率降到最低嗎?
但是由誰來判斷孩子值不值得被生下來?
什麼樣的孩子叫做值得?
什麼樣的孩子又該被放棄?

Jodi Picoult(茱迪·皮考特)非常善於描寫人性,總在書中充滿許多掙扎,人生本來就不是非黑即白,在面對很多問題的時候,每個人的想法都不同,這便是人性的可貴吧!

要如何在愛孩子的情況下說出如果當初知道這個孩子是不完美的,就會放棄;但不管當初如何,孩子已經來到這個世界上了,而媽媽也義無反顧的愛上他了,該怎麼說呢?

這是一條沒有退路的路,只能向前,但是為了給孩子美好的未來,需要無盡的金錢,媽媽必須打贏官司,才能給孩子更好的。而要贏得這場官司媽媽的證詞也就是最重要的心證,卻是要在各方專業醫生的佐證下承認,是因為當初不知道孩子是有缺陷的,若知道,便會拿掉她,要如何在孩子面前說出如此慘忍的話,而真正可怕的---是承認自己確實是這麼想的。

這場官司害得家庭支離破碎,與擔任婦產科醫師全權負責自己懷孕時醫生的好友反目成仇,人生變得一團混亂,但日子還要過,生活還要走下去。書中可以看到母親的堅強,母親的愛及各個不同角度對事情的剖析。站在爸爸的角度、伴侶的角度、好友丈夫、姊妹等等...透過不同的腦袋,原來事情有這麼多面。

最佩服茱迪·皮考特可以一個人描繪出如此精細的故事,人性的拉扯、自我的對話、人與人的利害關係,在茱迪·皮考特的每本書中都可以看到。而這本著重於親子及友情間的糾葛,若機會可以去看茱迪·皮考特有關愛情的作品,也煞是精彩。

總是聽到很多小姐變成媽媽後,以前對孩子很多的幻想都化為簡單的渴求。以前總是希望孩子是漂亮、可愛、討人喜愛的或是很有個性的等等...有好多對孩子要求,但隨著懷孕生子過了十個月後,都只希望孩子是健康、平安、快樂的,看似很平常的願望,卻包括媽媽對孩子一輩子的期許,天底下哪個媽媽不是如此呢?


2 則留言: